1. 交通景观生产性实训基地 交通景观雕塑生产性实训基地成立于2021年,实训面积共1750平米,实训工位250余个。基地主要为旅游管理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交旅融合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根据企业真实岗位任务,面向交通景观设计施工、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品加工,开展雕塑泥塑雕刻、金属雕塑艺术品锻造、数字建模与3D打印、牙舟陶装饰技术等实训项目。 |
|
|
|
2.博雅美术馆 博雅美术馆新建于2019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美术馆集实训、教学、展览、体验与国际交流于一体,其中有大师工作室、多功能展厅、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构成制图实训室)、画室、陶艺烧制室、设计制图实训室、蜡染刺绣传承室。美术馆“树文化自信·传工匠精神”宗旨体现了以“文化育人、以文化人、浸润育人”的育人理念。 |
|
|
|
3.大师工作室 王键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专注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开展民间技艺交流,促进不同技艺融合;致力于非遗传承,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举办讲座研讨,提供理论支持;针对学生技能大赛集训,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工作室以多种项目为依托,为工艺美术发展传承贡献力量,成为重要推动平台。 |
|
4.设计制图实训室 设计制图实训室内设60台设计专用工作站,是用于设计类专业软件教学的设计制图教室。可以容纳六十名同学同时进行设计实训。学生通过该实训教室训练可以掌握二维平面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品牌设计等相关技能。 |
|
5.牙舟陶非遗技艺产学研联盟 出窑万彩·牙舟古陶非遗民间技艺传承产学研基地是贵州省非遗技艺保护、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由贵州交通职业大学牵头建设。基地以牙舟陶技艺为核心,构建“大师引领、产教融合、双师共育”体系,培育“懂传承、精工艺、能创新”的技能人才,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
|
6.实训画室 实训画室主要针对教学、科研、实训、实习进行造型基础、创意造型培训、素描、色彩等内容工作,面积229㎡。实训室拥有画架、石膏雕塑、陶艺展示柜等设备。 |
|
7.多功能展厅 多功能展厅总面积1000平方,内饰展示台和灯光,主要展示学生作品,进行大型的艺术展览、陶艺展览、绘画书画展览等活动, 馆综合功能中的主体和核心是展示及学术研究。 |
|
|
|
8.数字雕塑实训室 位于交通景观雕塑生产性实训基地内一楼,数字雕塑实训室聚焦景观雕塑数字设计、文创产品研发及陶瓷产品设计。配备工业级陶瓷 3D 打印设备、数字雕塑制图工作站等先进设施。学生在此可借助专业设备,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为培养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提供有力支撑,是探索数字艺术与实用设计的优质平台。 |
|
9.陶艺实训室 位于交通景观雕塑生产性实训基地内一楼,陶艺实训室主要针对教学、科研、实训、实习进行陶艺及雕塑基础、创意造型培训等内容工作,面积229㎡教学内容包括雕塑和陶瓷理论、造型成型基础、陶艺创作、雕塑设计与制作等。实训室拥有电窑、练泥机、拉坯机、雕塑转台、工作台、配套工具等设备。 |
|
10.千岛艺术馆 本艺术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交旅融合基地,总投资230万,展示系部专业,旅游讲解、陶艺、非遗文创设计等,千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现已获批成为贵州省文旅融合、交旅融合以及民族民间工艺品指定生产销售企业,将为贵州文化 传承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文旅公益事业、文旅人才培育做出积极贡献。 |
|
|
11.AIGC文创研发工作站(在建) AIGC文创产品研发工作站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工作站以“文化传承、技术赋能、产品打样、产业服务”为核心功能,构建集创意设计、智能制造与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数字化研发空间。 设有交通文创IP智能设计中心、桥梁与非遗文化融合创客工坊、小微文创柔性生产空间和产教融合生态枢纽等功能区,配置AIGC设计工作站、3D打印系统、激光雕刻机、VR交互设备等先进设施。 工作站将以AI设计与文化创意融合为驱动,打造“设计+科技+文化”创新生态,推动贵州桥旅文创产品的智能化研发与产业化转化,培育“懂文化、会设计、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助力贵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