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   学院概况
  •   >   学院介绍
  •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艺术与旅游学院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管理工程系,是学校立足贵州“四化”战略、服务交通强国试点省建设的重要教学单位。学院以“山区峡谷技术之塔+交旅融合研学之塔”为办学定位,紧密围绕数字旅游经济、交通景观艺术与文旅演艺新业态,构建了“艺旅交融”的学科体系,致力于培养兼具艺术素养、数字技能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文旅人才。

    专业集群,产教融合

    学院现设旅游管理、艺术设计、歌舞表演三大方向专业,形成“交旅融合”特色专业群。旅游管理专业以数字旅游经济为核心,聚焦旅游产品策划、新媒体运营等领域,与贵旅集团、上海东湖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通过“旺工淡学”模式培养职业经理人与高端服务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深耕交通景观规划与民族文创开发,联合厦门风云科技、网易有道等企业打造“数字雕塑+未来品牌”实训基地,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歌舞表演专业推行“课程+舞台+岗位”一体化培养,与肇兴侗寨、青岩古镇等景区合作开发文旅演艺项目,着力培育沉浸式演艺策划与表演人才。专业群深度对接文旅产业链,覆盖资源整合、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服务新质生产力中的数字文旅板块。

    名师荟萃,设施一流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博士14人,硕士及以上占比74%,高级职称30%,并聘有行业导师40人,包括国家级职教专家6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彰显强大的教研实力。校内建有“交旅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及数字营销、虚拟仿真、数字雕塑三大生产性实训基地,配备行业领先的数字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产、学、研、创、展、销”一体的教学创新平台。学院与40余家省内外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党建与专业双链融合”的产教标杆,助力学生无缝对接职业需求。

    成果斐然,桃李芬芳

    学院坚持“跨界共生”的教育理念,创新“嘉年华”式成果展、文旅演艺实践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技能。近三年,学生斩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一等奖超30项,勇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贵州职教首金),并在旅游产品设计、数字营销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5%,广泛分布于澳门威尼斯人、上海东湖集团、贵州交建梵净山温泉小镇等高端文旅企业,覆盖高星级酒店、5A级景区、OTA平台、非遗工坊、新媒体演艺等领域,成为行业“会思考的手艺人”与“懂艺术的运营者”。

    初心如磐,砥砺前行

    秉持“艺旅交辉,匠心筑梦”的育人理念,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依托贵州“交通+旅游”先行优势,打造全国交旅融合人才培养高地。未来,学院将聚焦数字赋能、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培养更多定义未来生活方式的“跨界创造者”,为贵州旅游产业化与交通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版权所有 ©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编:551400 黔ICP备05000595号-1